美女人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动症孩子家长一定要避开这两个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5 11:0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虽说新生儿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是多动症却是一种无法自控而造成的不健康的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据统计,大约3%—5%的学龄儿童存在“多动症”,也就是说,大约20个孩子当中会有一个孩子受到“多动症”的困扰。

  对多动症孩子来说,如不及时干预,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认知、学业和社交能力。那么儿童多动症是否能够预防呢?如果真的不幸患上了,又如何应对呢?

  儿童多动症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学龄期儿童的常见行为障碍,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出现于儿童期并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或)注意缺陷等症状的疾病。通俗的讲,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过度和容易冲动。其症状及功能损害可以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基本特征是:

  学习方面:

  由于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注意力较差,上课时难以留心听老师讲解;学习时难以集中精神;做功课、考试容易因粗心大意而犯错,因而影响学业成绩。

  社交方面:

  由于多动症儿童的活动量比一般同龄的儿童多,而自制力较弱。当他们与同伴进行活动的时候,由于“过度亲密”可能会因为多言或冲动的行为,与同伴发生摩擦,影响社交关系。

  行为问题:

  多动症患儿的行为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的学校的关注。常见的行为问题包括:经常离开座位、骚扰同学影响课堂秩序、违反学校规则等。

  好动就是多动症?注意这两个误区!

  聊到“多动症”,一般人都会认为,好动、坐不住的孩子就有可能是“多动症”。

  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与我们通常的印象相反,好动恰好是健康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好奇宝宝,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太大太新奇了,有那么丰富的东西需要去探索。不过,如果确实觉得孩子特别好动,可以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关于“多动症”还有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就是文静的孩子不可能是“多动症”。

  “多动症”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如果孩子是注意缺陷型的话,可能平时看起来并不好动,但仍然有可能患上“多动症”。

  真假“多动症”怎么判断?

  既然说好动不是“多动症”的判断标准,那我们家长又该怎么来判断呢?医生说,孩子是“真多动”还是“假多动”,通过这5个问题就可以来初步预判。

  1、孩子“调皮”分场合和时间吗?

  真正有“多动症”的孩子,“皮”起来是不分场合和时间的。比如大家都在安静的上课,他会突然没理由的发出怪声。但仅仅是好动宝宝,在严肃的环境里,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自我控制的。

  2、孩子能有目的的做事情吗?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非常薄弱,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分心,做事没有任何目的性,也没有“完成”的这个概念,通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而普通的孩子,即使再好动,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也都基本能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做完。(但孩子的注意力是随着年龄增长的,没办法一来就能专注于某件事情很长时间。对于2、3岁的小宝宝来说,三十分钟左右已经是不错的注意力了。)

  3、孩子有特别喜欢的事物吗?

  兴趣爱好就是一旦感兴趣某种事物,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能够保持新鲜度。然而,“多动症”孩子通常没有真正的兴趣爱好,任何事情一会儿就心不在焉了。

  4、孩子多动和冲动有原因吗?

  正常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环境或情绪,也会变得“调皮”不受控制,比如游乐园里玩疯了,或跟小朋友闹了别扭,可能会有点收不住,这是因为孩子前额皮质还未发育完全,对情绪和行为没办法像大人那样控制得很好(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也控制不好),只要脱离这个环境和情绪就能慢慢平静下来。但“多动症”孩子是不受自我控制的,多数的多动和冲动都是无意识,没有理由的,在任何环境下,都会不受控。

  5、孩子能与小伙伴相处友好吗?

  “多动症”的孩子社会性关系是会受到影响的,通常没办法跟小朋友好好相处,也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虽然健康的孩子,也可能会存在没办法跟周围小伙伴相处的情况,但是如果家长能正确引导,通常还是可以逐渐跟小朋友好好相处。但如果孩子一直无法融入,即使孩子排除了多动症,家长也要引起重视。

  脑电生物反馈技术(详情咨询微RZJ337)作为行为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是连接传统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脑科学的桥梁。以其特有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在普通医学和精神卫生领域均有应用。近几年随着生物医学设备的发展、临床操作程序的完善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提高,脑电生物反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注意力缺陷障碍、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学习困难等发育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美女人网 ( 粤ICP备13023081号 )

GMT+8, 2024-6-18 13:52 , Processed in 0.122004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